我们看到在灯具个性化设计上的各种奇思妙想,品牌灯具对于光效、结构、制作工艺的严苛追求。本届展会将从“数字—人—网络”之间的关系来解读当代主流照明的趋势发展。
栏目主持人邀请几位国内知名设计师在法兰克福的美因河畔一起畅谈照明设计的光色梦想,纵横捭阖不拘一格。从灯具与人的互动,光的智慧表现,光与人的情感关联,光与环境的融洽关系等角度去另辟蹊径谈一谈参会的感受。
设计师的任务
江海阳
做为一名视觉设计师,我认为光对于空间的作用,光的物理属性演变成情感属性,光与环境的演绎,以及光重新赋予空间更多人文氛围,诸如此类都是光的个性化实现。
不同的光界定不同的空间属性,不同的空间属性需要特定的光效表现——光是空间的另一半。
我们的巡光将集中在光的艺术性创造以及灯具的未来化趋势上,如果能从展会中看到更新科技引领、更具形态美感、更有光效艺术的灯具,将对设计师有更好的启发。
灯具的进步带来光效的提升,同时促进照明设计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LED照明的三个时代
汪建平
也许是对法兰克福照明展有更高的期待,或是自己看展时间太过匆匆,这次的观展相比于两年前少了些许兴奋和激动。作为一名老照明人见证了传统照明在LED照明的突飞猛进下逐渐没落渐次退出舞台的过程。
我个人一直试着用IT行业的方法把LED照明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代:
LED1.0时代是LED芯片的效率达到40lm/W,LED照明以能提供RGB及混合的无穷色光开始进入夜景照明和室内装饰照明应用;
LED2.0时代是白光LED芯片的流明效率达到80lm/W,各种白光的LED灯具大量开发出来,并随着流明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逐渐取代传统光源,室内功能照明大量采用LED照明;
两年前我对LED3.0时代的定义是白光LED芯片的流明效率超过120lm/W,LED照明灯具开始脱去传统照明光源和灯具的外衣,以更加建筑化的形态存在,并以更智能化的方式进行控制,可自由调节亮度和色温变化的灯具大量出现。
两年前的法兰克福照明展时,已初露LED3.0时代的曙光,尤其是有很多与建筑立面、顶面相结合的LED线性灯具、各种平面LED灯具及各种片状组合的OLED灯具的出现,让我非常兴奋。
但今年的照明展,我看到的却是如ERCO、IGUZZINI、ZUMTOBEL、Schreder等很多欧洲的一线品牌灯具厂商主打的依然是传统灯具形态,大量展出的筒灯、射灯、轨道灯、投光灯、路灯、庭园灯…….只不过光源是改成了LED,并配以各种透镜、反射罩等控光组件。
除了线形灯具和平面灯具继续发展,期待的与建筑空间更完美结合的下一代灯具并未出现。
LED照明带给我们的不但是更高的能源效率、更长的寿命、更方便的控制,对我们设计师而言,由于LED芯片的尺寸微小,还可以是更自由、更灵活的形态。
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披上“Intelligent”还是“digital”的外衣,传统的照明灯具厂商基本上都在沿着自己原来的路径发展。LED照明对建筑和空间、甚至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进一步的改变还不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