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E NET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市场行情 政策法规 

腾讯有没有鸿鹄志?这场严肃讨论如何被搅成一地鸡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7  浏览次数:46

刺激!荒诞!

5月5日晚,一篇名为《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冲向舆论高地,占据了科技媒体的头条,文章第一句话就下了一个很重的判断:“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

该文作者潘乱在文章第二段,继续对腾讯这家巨头中进行预测:“这家快20岁的公司正在变得功利和短视,他的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

光这两句话就足够亮眼。当所有人都在夸赞腾讯的时候,这篇文章却给外界以“千夫诺诺,一士谔谔”之感。

潘乱还写道:从过早让出赛道,到滞后进入赛场,腾讯表现出了战略、产品和组织调动上的诸多问题。而在信息流之后,又打赢了短视频战争的这一年,字节跳动(头条)的日活已经超越阿里百度,成为仅次于腾讯的,中国第二大日活用户公司。 

常年混迹互联网圈的人,都知道潘乱是知名的互联网观察者。这篇被他朋友“看着从北京写到巴厘岛写到上海,大量考据,从四万多字删到一万多,又一次次推翻框架重塑主线”的文章,很快成为了舆论中的焦点。当晚,互联网圈各路人物都参与到这场讨论中来。

优信二手车公关总经理王以超评论:“潘乱老师的这篇文章,也许不乏盛世危言的味道。但中间确实有不少地方,值得警醒。比起《腾讯传》的洋洋洒洒,这一万字要更犀利,更接近本质。”

潘乱回复他:“我也觉得我写的比「腾讯传」好。”

自媒体“科技蟹”创始人谢璞评论:“标题太含蓄了。腾讯的问题不是没有梦想,是没有灵魂。”

“即将离职员工,觉得写得太好了,不是因为吐槽很爽,是因为鞭辟入里。”一名疑似腾讯内部员工的网友@锅王炸 在该文末评论。

文章发出来的那一刻,腾讯员工就关注到了,5月6日凌晨1点半,腾讯高层针对此文,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表见解。

腾讯总裁刘炽平(martin)表示:“腾讯是一个比作者想象更大的组织和生态,每一个部分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的力量。把腾讯简化成一个产品的得失,一种战略的部署,一个人的意志,都是太狭隘了,是忽视了腾讯无数产品团队的努力和成绩。在一些产品上确实有做的还不够好的地方,那我们就再迎难而上,不断学习,不断纠错,做的更好。支付、视频都是从落后到领先的长期奋斗的鲜活例子。我相信这种弯路超车的产品还会不断涌现。”

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回复刘炽平:“是的,文中有很多地方偏颇,这几年在很多领域我们都保持着高效的创新和突破。腾讯在自我进化,自我纠错的能力上有足够的决心和毅力。外界的声音,我们倾听,吸纳,转化为更强大的行动力。”

张军和刘炽平的朋友圈对话停留在凌晨2点12分,张军回复了刘炽平关于“文章……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可以作为参考和督促”的叮嘱——明白,我们会吸纳,接受监督。

但参与到这场大讨论的绝大多数人,完全没料到,接下来,他们会陷入到一个恶搞者的圈套中。

凌晨2点19分,一个叫王振的人,决定要给一个微信名叫做“Pony 马化腾”的人发一条信息——转发了《腾讯没有梦想》。他们都是互联网从业者,区别在于,前者是互联网公司员工,后者则是这个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我相信他也在睡醒后一脸萌比的收到了。”王振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他当时的心情。

“Pony 马化腾”没有等到睡醒后才回复他,而是在他发布信息后的第20分钟,凌晨2点39分,给他回复了一条信息。

“看了,有批评蛮好。投资的原因是从腾讯核心优势出发,从QQ开始我们就意识到社交产品的核心优势是流量。除了自主开拓多条事业线利用好这些流量以外,把不核心的、不专业的项目通过投资交给其他更合适的团队去做,如此更能将资源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历史也总是告诫我们要重视新的团队,不可能什么事都能自己做;关于产品,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反思的。抛开众多项目导致的精力原因,确实需要产品团队有更大的决心和耐心做出更优秀的产品。因为这也是我的初心。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这点我相信公司很多同事都是这样想的。”“Pony 马化腾”回复道。

第二天,王振和“Pony 马化腾”、张军和刘炽平的微信对话截图相继流出,他们的对话登上各大财经科技媒体头条和二条位置。新浪科技、每日经济新闻、钛媒体、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统统以“马化腾回应《腾讯没有梦想》”为主题进行了刊登,此消息在微博也成为了热搜关键词。

而另外一群人,则在太阳升起前就开始撰文驳斥潘乱的观点。

创投圈著名自媒体“42章经”创始人曲凯,在5月6日凌晨4点55分,推送了《谁说腾讯没有梦想?》。他在文中说,“我认为,做一家企业最应该想明白的是哪些东西是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业务,是一定不能放手的,而哪些是可以放手,不会对公司有本质影响的。”

“公司越大越是如此。”曲凯写道,“《腾讯没有梦想》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就是忽视了这点。”

2017 年,根据 Techcrunch 统计的数据,全球对外投资第一名的企业是 Google,投资了 107 家,第二名就是 Tencent,投资了 72 家(实际数量更多)。

他用这一组数据论证了他的另个观点: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如果说这是腾讯变成了投资公司,丧失了梦想,那我希望能有更多大科技公司都没有梦想。

所以,他也不同意腾讯“资本+流量”是过分关注短期 ROI 的投行思维,他反而觉得这是非常放眼未来的长期战略。“最长期来看,只有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创新起来,这个生态才会更好。”

字节跳动(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很赞同曲凯的文章,他在朋友圈转发该文并配文说:“腾讯是一家极其优秀的公司,Pony也是我最敬佩的CEO。也许是格局平静太久了,潘乱和一些同行希望能有一个公司起一些波澜,但如果走近刻意收敛光芒的腾讯观察,会发现这是唐吉柯德式的想象。腾讯不仅强大而且还在各个维度不断进化。”

连最近刚拿到10.09 亿元 D1 轮融资(腾讯跟投)的微盟创始人兼CEO孙涛勇也参与进来了。他花了半小时看完潘乱写的原文后,觉得潘乱“确实文笔酣畅、观点犀利,不过文中观点实在不敢苟同,大量观点以偏概全、缺乏事实依据”。

之后,他花了3个小时写了一篇题为《驳“腾讯没有梦想”》的文章,5月6日上午9点,发表了在科技媒体虎嗅网上。

腾讯在孙涛勇的眼里,是有愿景的,“腾讯的愿景是做最受尊重的互联网企业这是一个非常具体且有着非常清晰的实现路径,且腾讯一直在践行这个愿景。”

“在中国,还真没有哪一家公司说腾讯的产品创新能力不行,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孙涛勇对此笃信不移。

太阳升起的上午,“马化腾亲自回应《腾讯没有梦想》”对话截图开始在各大微信群流传,很多人在转发朋友圈。

5月6日恰好周末,一整天,讨论腾讯有没有梦想的话题还在继续。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很忙,看不到他此后再做回应。到了晚上,他还在一趟长途飞机上。

但这时候,突然一个叫王振的人冒出来了。

5月6日傍晚,王振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腾讯的梦想其实是我PS出来的》的文章,迅速在微信生态圈传播开了,他在文中讲述了他这么做的原因、经过和之前操纵的案例。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新闻视频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